根據產婦分娩后,氣血傷虧,惡露欲排,機體處于多虛與淤的特殊狀態,陰血突然耗損出現暫時的陽氣易浮,呈陰虛陽亢現象,常伴有輕微發熱、自汗、產后虛痛、二便異常等。中醫調養法,根據產后媽媽的“虛與淤”辯證施調,特制的中藥液、針灸、推拿在調節陰陽、疏通氣血經絡的基礎上對人體進行整體調理,從而達到陰陽氣血平衡的狀態,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與復原能力。從傳統的中醫寶藏中挖掘整理出的月子期中醫調理保健體系,從強身健體、月子病預防、瘦身美容、母乳喂養等四大方面對媽媽進行調理保健;從寶寶母乳喂養、寶寶非母乳喂養、出生嬰兒預防性保健等三大方面對嬰兒進行保健調理。
一、產后媽媽中醫調理保健。根據產后媽媽不同的六類身體體質,即寒性、溫熱、陰虛、陽虛、氣虛、血虛的情況。分類進行辨證施調。